文化客厅四期:四月因她

2015-03-30       来源:昇明-最美乡土博客       作者:李昇明

客厅因她,国徽因她,四月因她,何不因她?

       如果没有林徽因的四月,民国时期的群贤毕至是多么枯燥?一位喜欢林徽因的女子这么说。许多人有民国情结,也是因为她的缘故。我们喜欢她的四月天,因为那是一个美好的文化风尚。于今天而言,恰是缺少了这等风尚,耳闻目睹文化被忽略不计、或者被学术化的潮流,偏偏忘记了文化是生活的不可或缺。文化是什么?也被一遍遍追问。某作家的什么是文化,被人疯狂转帖。我以为,答案在林徽因的文化客厅里。因为空气飘荡的文化味道,让人的脚步驻留在一座城市,不想走了。比如北平,比如苏州,比如丽江,比如厦门。这是对盲目现代化的一种反叛。

       在这个非黑即白的偏执世界里,那种否定传统和反对西方的人,形成了两个大规模的对立阵营,我倒是对为什么出现这样的人感兴趣。东西方的互相接触,因为邮轮和飞机的出现而变得频繁,只是南北方的互相接触的延伸而已。回顾民国时期的留洋学子们,纷纷在追问我是谁?他们还没有从父辈那里切断传统文化,也积极认识大洋彼岸的西方文明,尝试着把两大文明融于一身,他们在大学里带出来一股学风,要为大学的学术和教育打桩。清华、北大、燕大是这股学风的主要起源地。在梅贻琦担任校长前,清华大学的校长频频更换,可能是因为态度偏激,遭遇太多的反对声。在梅贻琦担任校长后,反对的人很少了。因为梅贻琦倡导:但开风气不为师;大学不在于楼堂多么高大,在于能否出大师?

       梁思成和林徽因都是留美学子,是民国时期清华大学的代表人物,影响力不止于清华大学。他们被美国朋友费正清评价为:在很多熟悉的朋友中,这一对夫妇是最具有西方和东方两大文明典范的人。因为这个缘故,我们想努力重现当年的四合院文化客厅;在临近四月的日子,重温林徽因的四月,邀请有21年清华经历的李凤玲老师(197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,拥有从学、从政、从商、从善等角色),和了解“中国和西方”的挪威梅园梅老师(1981年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,曾经担任过挪威驻华文化参赞),作为我们文化客厅四期的嘉宾,启动一个东西方对话的模式。我作为一个研究民国大师费孝通的作者,左右呼应一下。如果这种东西方对话模式有效果,以后还会继续采用。

       眼见为实,春暖花开的四合院时光,是一年之中最惬意的时光,好朋友纷纷从古城的四面八方赶来。天津和燕山的朋友路途遥远,反而来得最早。好朋友常继生带领幸福读书汇的朋友来了,诗人阿紫和朗诵伙伴来了,中国画院的画家来了,大学的老师来了,许多旧的新的文化客厅朋友来了,其中有央视、人民日报的朋友。四合院的庭院内,太阳伞下的一个休闲角落最受欢迎,一边享受沐浴阳光、一边享受春风吹拂。从庭院内向门外望去,微笑的玉兰花告诉我们春天来了。签到处的朋友在展示各自的毛笔字功力,每人领到一份梅园梅老师的挪威礼物《哈当格尔的婚礼》影碟。感谢余云义送来好茶叶、王海惠做茶师,徐萌做主持人。

       什么是清华人?担任过清华百年校庆顾问的李凤玲老师说:在毛泽东说大学还是要办的口号下,自己与清华大学有缘,无意才是有缘,被清华大学选中。毕业时主动选择去西藏高原搞发电站,幸而躲过了两校写作班子的起起伏伏(原来梁效的名字是清华和北大的文革写作班子名字“两校”)。恢复高考后,又考上了清华研究生,摘掉了工农兵学员的歧视帽子,然后是担任教授和学生部长,即双肩挑。(这一段经历,可以见证从民国时期的清华,变成了另一个清华,从大学改造、打倒右派到正常化,但是她仍然是工程师和院士的摇篮。)说起清华的特点,感觉是一个“场”,学生们受到这个场的影响,有一股拼命学习的风气,总觉得时间不够用,别的大学是另一番的谈恋爱景象。这个场来自何时?从1911年创办清华留学学堂开始(尽管美国人有培育代言人的企图),一批批学成归来的庚款留洋学生,注入到清华学风去。清华是一种精神,文革时期的校长,敢于顶着压力举报迟群(当时主政的军代表)对清华大学的胡作非为,最后被免职了,下放到兰州大学。清华大学的教授黄万里,终生反对三峡工程的上马。清华是一种效应,大鱼带着小鱼游,不仅是传播知识,也培育学生的人格。清华是一种情怀,离开清华的人忘不了自己是清华人,在取得商业成功后,对母校的捐助非常多、数额大。

       回顾自己的清华岁月,李凤玲老师说了一个例子,清华的铺导员制度,用心呵护学生。曾经有一个辽宁学生因为六门成绩不及格,按照规定不能毕业,精神压力过大,有轻生的倾向。在他分别向学生家庭、地方政府做了细心的工作后,争取给学生留了一条退路,最后让这位学生的精神放松了,现在有了正常的生活。(他没有公开说,曾经在特别年代保护了一批学生的前途。)台下有人提问:教育产业化是否会破坏了清华教育的质量?李凤玲老师回答:大学产业化的问题已经有了反思,启动了产业与大学脱离的工作,让教师们回归教育本位,即硅谷是硅谷,大学是大学。上半场的文化客厅安排了林徽因的四月专题,回归轻松一点的气氛。中华女子学院的张洁老师朗读林徽因的《你是人间四月天》,她的朗读比很多名人朗读更深入人心,不是那种学院腔。诗人阿紫和她的搭档黄柚子朗诵《江南》,她们的声音太感染人了,似乎让人感受到民国时期的脚步声、风雨声、读书声。徐宁老师吹奏长萧版的《春江花月夜》,同时由彭老师和程老师展示一幅书法《万古人间四月天》。诗书画组合尚缺一幅国画,中国画院的徐老师表示,下次帮忙给补上。感谢央视主持人计渝朗读《中国人的自觉》书中的片段《昆明留声》,再现抗战时期的清华人,在西南联大的学人风范。

       我是谁?来自挪威的梅园梅老师说:我是一个老外,在中心之外就是老外,我不知道我是谁?挪威在北欧,在北极圈,在欧洲的偏远地带,曾经也不是福利很好的国家,福利好是近年来的事情。我是谁?我的头发现在有些灰白,以前是一个金发美女。在马来西亚,我成长到六岁,我是老外;在新加坡,在一群新加坡学生中,我是老外。1981年,我从香港进入深圳,准备到北京语言学院上学,在火车站的一个小小售票窗口,卖票的人一看是个高鼻子、蓝眼睛的人,咚的一声把窗口关闭了。我来到北京,满街只有穿绿衣服蓝衣服的两种人,我被一圈两圈的人围观,我还是老外。我到底是谁?我祖母的祖母的妈妈,在中国叫做曾祖母,生下九个孩子。我祖母的祖母也是生下八个孩子。因为孩子多,生活很艰难,但是她们爱好音乐。中国有计划生育的说法,有人问我们为什么不计划生育,我说我们有计划,生一个男孩、再生一个女孩,然后轮换生男孩、女孩。我父亲那一边,我爷爷的爷爷的时代,开始有人移民美国新大陆,因为挪威的耕地太少。我爷爷会造船,去北极圈打猎,现在这艘船还在。在我爷爷的年代,已经有很多挪威船停泊在大连、天津、青岛、上海、广州、香港、越南、新加坡,停泊在一条漫长的海岸线上。

       这是一种文化人类学的视野,一长串有意思的反问。梅园梅老师反复地说:我不知道我是谁。她的语言是演说式的,引得台下的人们笑声不断。她的中文能力很强,继续给我们一些思考:我在北京经常坐地铁、骑单车,减少汽车带来的污染是一种自觉的行为。她多次引用老外这个熟悉的名词,讲述一个平等的概念,人类应该是平等的,不可以把人分为内和外,那样做会造成别人的耻辱。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,应该给他们一个干净的世界,快乐的世界,平等的世界。她的内心很明亮、也照亮了四合院。我回忆她几年前总是提起,母亲的力量不可忽视,不久前突然明白了。因为柴静以一个母亲的责任感,以自己擅长的纪录片制作,揭示雾霾对孩子造成的伤害,有两亿多的点击量。这就是梅园梅老师说的母亲的力量。我还给李凤玲老师提了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:清华出过梅贻琦校长,他带出来的学生取得过诺贝尔大奖,尽管这个大奖是西方话语权的,但是我们还是希望,什么时候能再出一个梅贻琦那样的校长?他如实回答,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答案。

       最后,感谢李凤玲老师的慷慨支持,他领导的北京修实基金会,将会为我们文化客厅创造更好的条件。一路走来,文化客厅收获了诸多朋友的爱护,注入了一股股春天的暖流,经过一个季节的积累,已经有了群贤毕至的感觉,有诗书画组合,有东西方对话,我们将会继续努力,专注做好这一件事。